郭宝昌先生:老花园子与琴人
难得一见的琴人往事,《大宅门》里没拍出来的奇人奇事,“都是大角色”。
樊祖荫:一位开拓者,多维求索60年
樊祖荫是我国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学家,民间音乐多声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成果丰硕,光环无数,但却总是谦虚低调, […]
巫乐·礼乐·宴乐·艺乐·俗乐 新的乐史分期框架
音乐艺术经历了巫乐期、礼乐期、宴乐期之后,进入了具有艺术和商业之二重性的艺乐期,艺乐期之后,是为俗乐期。(1) […]
我眼中的舒泽池老师和李妲娜老师
舒泽池老师和李妲娜老师的相同之处: 1.他(她)们都是1941年出生,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代,身体历经磨 […]
袁建军先生 | 中国古代唱论文献的回眸及检视
作者简介:袁建军,艺术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文章转自《 […]
谭盾先生 | 如果每个人都喜欢艺术,这个世界会充满人性
“如果每个人都喜欢艺术,这个世界会充满人性。” 音乐家谭盾小时候去美国留学,母亲对他说:“不喜欢艺术的女孩子千 […]
管平湖先生 | 罕见遗留琴学论文《谈<欸乃>》
世人皆言,管平湖先生流传后世仅其打谱的古琴曲和字画作品。其实不然,此文系管平湖先生罕见遗留的琴学论文,原载19 […]
丁承运先生 | 廿世纪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本文摘自《世纪古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台北第一版) 音乐艺术的传承是音乐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 […]
乔建中教授 | 热烈祝贺《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系列·乔建中文集》隆重出版!
传统绝不是陈旧、过时、僵化的代名词,相反,它永远在流动、变化、吸收;它是往日文化的积蕴,更是当今文化建设的乳汁;它也许不如地上或地下那些看得见遗迹那么辉煌壮丽,但它通过口耳和人的行为习俗所积聚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任何遗存都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