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先生 | 为《林友仁古琴曲集》所写序言

古琴难不是在手上,而是难在人生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的把握。比如我们活在现在这个世界,不能脱离。但是要调节它,处理它,既不脱离,也不随流。从某种角度说,就会丢掉很多烦恼,很轻松,心轻就静,琴就能弹好。

——林友仁

田青先生为《林友仁古琴曲集》所写序言

当今世界,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熙熙攘攘,喧嚣跌荡,似乎人人都在奋斗、拼搏、挣扎。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总绷着的弦是要断的,于是,散淡便成了一种奢侈。

说散淡是一种奢侈,不仅仅因为散淡的稀缺性,更因为忙碌惯了的人,他想散淡,一时也散淡不了。所以,能散淡是一种福报。

那么,什么是散淡呢?简单说,散淡就是身心的放松,就是让你在时间的流逝中暂时忘却俗世的名利、争斗、烦恼,享受久违了的宁静;就是让自己重新面对本初的自己,回归初心。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听林友仁的古琴,是让你学会散淡的捷径。

林友仁,当代著名琴家,祖籍台湾,1938年生于上海,1956年始习琴,启蒙于金陵派琴家夏一峰,师承广陵派刘少椿,在国乐大师卫仲乐指导下,于196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其间,他还曾先求教梅庵派琴家刘景韶、川派琴家顾梅羹、沈草农等先生。听他的琴,你会突然发现那个加在“琴”字前的“古”字有道理,明白为什么“琴”有千种万种,唯独这种七根弦的琴叫做“古琴”!你甚或能感觉到不但琴是“古琴”,弹琴的人也兴许就是“古人”。

林友仁一直主张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还是中国古代士人修身养性、与天地交通的利器。孔老夫子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老人家是以琴“弦歌”而教化人生的。中国的禅宗主张“住心看净”,认为只要你做到了心中清净,不起欲念,就会“菩提影现,心水常清”。

用这样的心去关照宇宙万物,便如秋潭映月,了无挂碍。而中国古代的道家则提出了“大音希声”这样透彻的哲学观和天才的美学观。主要是在禅宗与道家影响下的中国历代琴家们因此认为,只有“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才能“与论希声之理”。明代的徐上瀛在其著名的《溪山琴况》中说:“古人以琴能涵养情性,为其有太和之气也。故名其声曰‘希声’。未按弦时,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泠然音生。

林友仁的琴,得其道,传其风,承其气。也正因为他在数十年的操缦生涯中安贫乐道、坚守做人交友的底线,淡泊名利,不与人争,只把弹琴作为闻道修身的功课,作为自己和天地、自然、古人交流的管道,因此,他的琴艺才能超凡脱俗,清雅自然,有一种难得的隐逸之风、清丽之气。此次将他十多年前在英国录音出版的古琴曲在国内重新出版发行,“泠然音生”,会让我们在喧嚣浮躁的尘世间享受到一点散淡、体会到些许清凉。

文章来自田青先生

德音乐教转载发布

排版:嘉灵

审核:嘉禾

· 美善人生,从乐教开始——中国文化人文艺术启蒙必备,《国乐启蒙》(一)数字版重磅发布
· 德音礼贤 | 这里是童话梦工厂,更是仙境乐工厂,是个“精灵”人类你就来吧!
· 德音礼贤 | 技术中心招人啦!
· 益品阁招人啦!
· 允中礼贤|期待重逢,我们一起播种耕耘、看花开、收果实
· 乐教历程

1.“弘扬中华乐教,支持乡村教育”   ——允中文教“念乡恩”慈善音乐会隆重举办
2.愿中华正声生生不息,不绝于耳——中华乐教之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
3.乐教校园 | 让生命因音乐而美善,让文明因传承而久远
4.乐教校园 | 翁镇发先生及上音笙乐团乐教讲·演《国乐入心,“笙”乐传情》
5.国乐大家校园行 | 龚一先生《一枝极美丽的古代花朵——古琴艺术漫谈》
6.国乐大家校园行 | 德音老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艺术的精神与人生的艺术》
7.允中教师学园“乐教师资课程”简介 
8.丰子恺先生:乐以教和
9.林友仁先生:艺境,可遇不可求

10.琴话忆故人:林友仁先生和姚公白先生喝酒“乱谈琴” 
11.德音乐教|林谷芳先生: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12.谢嘉幸先生:为人生而音乐
13.德音乐教 | 德之不修,琴之不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