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幸教授 | 为人生而音乐

谢嘉幸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允中文教院乐教导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口述史学会副会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为人生而音乐

谢嘉幸教授

如果有人问我,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我想第一句话就是“为人生而音乐”,每一个人生都是一本书,一本唱不完,歌不尽的书,如果我们热爱人生,那么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音乐来打扮它,装饰它,开发它,提升它,让它绚丽多彩放射光芒。如果我们的教育从这里入手,或许一些已经麻木的心灵,将得到音乐的滋润;一些已经暗淡的音乐,也将重新复活,重新焕发青春的光芒。

确实,对音乐家来说,为音乐而人生是伟大的;但我要说,无论是音乐家还是普通人,为人生而音乐,更伟大,也更符合音乐的品格。

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是一句大实话。心有悲欢离合,歌有喜怒哀乐。如果说在我们的诸多学科中,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是什么,那么我们要说,当许多学科要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外部世界时,音乐首先让我们感受自己:我的心情,现在怎样?而后还让我们探索更多真实的人的真实的情感世界……

但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却似乎是久违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是音乐观念)开始变得大而无当,变得极其唬人,变得机械乏味,变得让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如果忽然有个喜欢音乐的人,在一个什么国际小赛上获奖,立刻就会有一大群人跑出来高呼:他是天才!言下之意其实非常清楚:他是天才,你们不是,而音乐仅属于天才……于是凡有一点音乐天赋的人,就开始飘飘然起来,似乎音乐只属于他们这样一些人群中极少数极少数的人,除了他们,音乐的上帝从来是谁也不光顾的。

我们音乐生活景观的巨大反差就这样越来越大:一面是越来越高傲的天才们,一面是越来越远远离去的大众……如果用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的音乐来形容中国音乐的天才和受众,那是非常恰如其分的:富人的趾高气昂和穷人的哆哆嗦嗦。于是,尽管音乐仍然美妙,音乐教育的面孔却越来越板,越来越僵化。

终于到了这样一天,大多数孩子喊出了这样的声音:我们喜欢音乐,但我们讨厌音乐课!前些年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老师突发奇想,把一首很受欢迎的通俗歌曲编进中小学的教材里,在那时侯这样做是需要胆量的。但所得到的效果却是谁也想不到的:因为自从这首歌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之后——这首流行歌曲就再也不流行了……

 类似的尴尬在文学中就较少出现。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文学中的世界名著,但是我们从来都不会因为我们居然会说话(会运用语言)而感到害羞,我们在说话中插科打诨,谈笑风声,自由自在,南腔北调,各领风骚,从来也不曾与我们同样景仰伟大文豪的伟大著作发生矛盾。

相反,孤陋寡闻如我,也还知道当今的许多文人骚客,如果想成就不朽名篇,就必须不停地从我们的乡间俚语中吸取养分。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音乐生活,虽然我们的普通人,也曾被教会几首歌曲,但是,我们中间,有哪位先生女士,能用自己学过的音乐,自由表达一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说一句属于自己的话,唱一句属于自己的歌?除了鹦鹉学舌外,我们还学会什么?我不禁羡慕那些还保留此等“陋习”的少数民族兄弟,至少他们还能用自己的嘴巴唱自己的歌!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音乐生活,成了仅属于音乐人的事,却和我们的老百姓无涉?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音乐教育,除了告诉我们的学生音乐家如何如何伟大,令其趴在地上不敢抬头,甚至丝毫也动弹不得,却没有人告诉他们,音乐家也是普通人?他们的音乐诉说的也是普通人的故事?什么原因使我们的音乐从文化大革命中的千人一歌一忽悠转变成考级场上的万人一曲?

 当然,这里绝没有蔑视现代文明的意思。现代电声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传媒对音乐生活的强势占有(如果不是垄断),也使我们有理由让那些唱得更好一些,弹得更好一些,写得更好一些的音乐家更多地出现在电视银屏中。

但是,在一个音乐的复制已达到无以复加地步的时代,如果我们的音乐生活仍然实行计划经济的配给制,难道不会令我们感到乏味?当然,也许在一个小小的音乐课堂里,音乐教师管不了太多。但是,当这个教室从上一个世纪初的音乐圣殿,变成现如今社会通俗音乐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岛,音乐教师为了生存,也还不得不需要思考许多: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越来越不受到学生欢迎?为什么如此美妙的音乐其课堂却令学生难以忍受?是我们的音乐有问题,还是我们的音乐观念有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有问题,还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有问题、我们的音乐生活有问题?

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令我们从这一团乱麻中醒悟的:音乐首先是为每一个人的,她因每一个人的丰富而丰富,她因每一个人的感动而生辉。

文章来自谢嘉幸教授

德音乐教转载发布

排版:嘉灵

审核:嘉禾

· 美善人生,从乐教开始——中国文化人文艺术启蒙必备,《国乐启蒙》(一)数字版重磅发布
· 德音礼贤 | 这里是童话梦工厂,更是仙境乐工厂,是个“精灵”人类你就来吧!
· 德音礼贤 | 技术中心招人啦!
· 益品阁招人啦!
· 允中礼贤|期待重逢,我们一起播种耕耘、看花开、收果实
· 乐教历程

1.“弘扬中华乐教,支持乡村教育”   ——允中文教“念乡恩”慈善音乐会隆重举办
2.愿中华正声生生不息,不绝于耳——中华乐教之国乐传承与人才培养
3.乐教校园 | 让生命因音乐而美善,让文明因传承而久远
4.乐教校园 | 翁镇发先生及上音笙乐团乐教讲·演《国乐入心,“笙”乐传情》
5.国乐大家校园行 | 龚一先生《一枝极美丽的古代花朵——古琴艺术漫谈》
6.国乐大家校园行 | 德音老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艺术的精神与人生的艺术》
7.允中教师学园“乐教师资课程”简介 
8.丰子恺先生:乐以教和
9.琴话忆故人:林友仁先生和姚公白先生喝酒“乱谈琴”
10.林友仁先生:艺境,可遇不可求  
11.德音乐教|林谷芳先生: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12.“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赵宋光 金湘 乔建中 谢嘉幸
13.谢嘉幸老师 | 音乐教育基础
14.谢嘉幸老师 | 中小学音乐审美能力(9讲)
15.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 
16.“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赵宋光 金湘 乔建中 谢嘉幸
17.谢嘉幸先生:音乐教育的解放——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改革开放 25 年的回顾与反思

(点击进入)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